詳細信息
中鐵三局五公司 郝桂琴
相傳佛祖釋迦摩尼曾考問弟子:“一滴水要怎樣才能不干涸?”弟子冥思苦想:孤零零的一滴水,一陣風能把它吹干,一撮土能把它吸干,其壽命幾何?弟子們百思不得其解。釋迦摩尼說:“把它放入江河中去”。我們贊美江河的遼闊、壯觀。殊不知浩蕩的江河是有千千萬萬的小水滴組成。小水滴也在組成江河時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感受到了來自江河的溫暖與力量。二者共生共榮,密不可分。個人與企業的關系被水滴與江河完美的展現了出來。只有無數個人的力量凝聚在一起時,才能迸發出海一樣難以抵擋的力量。你和我,我們大家,都是一滴小小水,這么多的水匯集到一起,才會形成汪洋——我們的企業中鐵三局五公司。一滴水想要飛躍,離不開海浪的翻滾。一個人的追求,只有與企業風雨同舟,才能得到真正的發展。我們的企業是一個擁有50年歷史的老企業,幾代五處人與企業的風雨同舟鑄就了今天的五公司,在此我引用一段歌詞來說說我們五處人:“錦繡河山美如畫,祖國建設跨駿馬,我當個筑路工人多榮耀,頭戴鋁盔走天涯,天不怕、地不怕,風雪雷電任隨它,我為企業做貢獻,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是我的家”。
我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村女孩,土生土長。2006年,我剛剛大學畢業來到五公司。初來乍到,一無所知。公司當時組織大學生去石太客運專線參觀。我只記得在兩座黃土山中,一座大橋橫跨兩山,在大橋的下面是幾個活動板房組成的工點。一陣風吹來,便是鋪天蓋地的黃沙。連我這個農家姑娘都在感嘆,這環境也太苦了……隨后我分配到石太線工作,才知道當時我們修建的東山過境特大橋是全國客運專線最長的橋。在那里,我才開始真正認識我所從事的行業。它是對細節的精益求精;是在繁星點點時,披星戴月的返回駐地;是工作忙碌,沒空吃飯的饑腸轆轆;是工作緊急,穿梭奔波的汗水涔涔;是因工作而爭議的面紅耳赤;是工作失誤而自責內疚的淚光閃閃…記得當時工程最緊張,每個女工都穿著軍大衣和協作隊伍民工一起工作在第一線。
2008年,公司中標杭甬項目,在離開石太線時,我站在東山過境特大橋的橋頭,看著落日下的大橋,鋼軌整齊的向前延伸著,反射著落日余輝,一條閃著七色光的優美弧線呈現在眼前。太漂亮了!像一件完美的工藝品,誰能想到它的原材料竟是混凝土和鋼筋呢。去到杭甬之后才知道,客專第一橋已被杭甬柯橋特大橋這座全長19327.45m的大橋取代。2011年我有幸參建了公司中鐵三局集團首個BT項目霍永高速…從石太到杭甬到霍永項目,每一個項目都有它的代表性。如今公司已在鐵路、公路、房建、地鐵等方面處處開花。時代是向前,新的成績總會被超越和刷新。公司這條大船在經濟大潮中披荊斬棘、乘風破浪,而我在與公司的同行中的幾年中,也在不斷學習,突破自己,努力做一個優秀的水手,時刻準備著與公司接受新浪潮的考驗。
現在,我國進入了高鐵時代,高鐵是一個時代的代表,那么我們鐵路人就是這個時代的奠基者。人常說“路能則人富”,我們去時是一個人煙稀少、環境惡劣的苦地方,當我們離開時,將是一個地區經濟飛躍的開始。我們的付出將影響這個地區一代又一代的人。相信在每一個筑路人的背后都有一個符號——背景離鄉,沒有豪言壯語,沒有激烈士懷,只有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兢兢業業與默默奉獻。今年流行的《你會到工地看我么》,唱出了多少筑路人的心酸與無奈。正是這許許多多的“小我”,成就了四通八達、經濟騰飛的“大我”呀。
2013年底,我隨公司黨的群眾路線調研組,走訪調研了公司14個地區,開展了34場座談會,調研人數達792人。當調研結束,回想全程時,我想到的最多的是一張張熱情洋溢的臉和一顆顆對公司熾熱的心。其中有一個項目,我第一次見項目經理時,竟然分不清他是工人還是經理。我們到達時已是半夜,第二天一早我們便出發了。經過一個半小時的盤山路,到了項目部我已經暈了,完全不知所在。當我清醒去觀察這個項目時,有句詩叫“古藤老樹昏鴉”,我給項目總結為枯藤、老樹、深壓,大山之中,天地之間,只有項目部。我在想,如果是我,我會堅持下來么?可是即使這樣,走遍項目部的角角落落,都是干干凈凈,整整齊齊。坐在簡陋的會議室里,開座談會時,全場12人,大家發言內容各有不同,卻統一傳達著一種思想,這里雖然很苦,可我覺得能學到好多,同事們都很幫助我,在這里我覺得非常充實…看著眼前的環境,聽著他們的發言,我自愧不如…出了項目部,身前是高高的無名山,身后是直入云端的高架橋,在藍藍的天空下,有一群五公司人在這里奮戰著、奉獻著,這才是真正的鐵路人,他們才是真正感動五公司的人。
每次出差回來,途徑太原站,還沒有進站,我就早早坐在車窗前,心里默念著,這是崗底隧道,它全長1090米,是進入太原前的最后一個隧道,這是深溝河特大橋,這是東山過境特大橋,這是我們曾經的項目部…這里我和我的同事們曾經奮斗過的地方,那里揮灑著我們的青春和汗水,也教會了我們責任和奉獻。每一個在施工生產一線戰斗過的筑路人,回想我們奮戰過的地方,那些以苦作樂的日子,竟苦也不覺得苦。而誰又曾想這些鐵骨錚錚的筑路漢子,竟讓混凝土也柔情了。
2013年7月1日,是公司建處50周年,在觀看公司《半個世紀的輝煌》紀錄片時,我內心澎湃,眼眶濕潤。影片了回顧企業五十年光輝發展歷程和輝煌成就。公司建制沿革的演變過程,是幾代五公司人為祖國建設事業四海為家、服從大局、無私奉獻、艱苦創業的縮影,也是企業與時俱進、順應市場、改革創新、不斷發展的歷程。50年來,五公司幾代人逢山開路,遇水架橋,風餐露宿,南征北戰,在荒無人煙的沙漠戈壁、在高寒缺氧的雪域高原、在非洲大陸的原始叢林,在大江南北的山山水水,憑著對祖國建設事業的忠貞,對責任的堅守,對理想的追求,無私奉獻,攻堅克難,創造了一個個奇跡,筑起了一座座豐碑。老員工們不會忘記,在施工手段極為落后的條件下,曾經用原始的木夯砸出萬方路基;不會忘記在堅硬的山體上用鋼釬鑿出隧道,用小推車運出棄砟。坦贊鐵路建設者們不會忘記,如何遠渡重洋、出沒原始叢林,筑起中非友誼之路。五公司的子女們不會忘記等待父親回家探親的苦楚和聚少離多的童年。在這種艱苦的工作和生活環境下,幾代五公司員工把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化作以苦為榮、樂于奉獻的實際行動,為祖國強盛、社會進步,奉獻青春,奉獻生命,奉獻子孫。五十年來,全公司累計完成新擴改建鐵路1200多公里,一級以上公路320多公里,完成土石方6.5億多方,修建橋涵3150多座,修建1000米以上隧道31座、中長隧道68座,為國家基礎設施建設做出了應有的貢獻。這50年是不平凡的50年,是見證了祖國經濟騰飛的50年;這50年是不容易的50年,它培育、培養了一代又一代的五處人。如果五公司是一棵大樹,那么它結了太多太多的碩果。不管這些果實在哪里生根發芽,它的根在五公司。年輕的我們同樣在它的庇佑下成長著。從2006年入職以來,如今已經8年了,和我一起入職的同事們,他們有的是技術主管,有的是實驗主任…等等,在公司的不同的崗位上發揮著作用,即將成為公司的中流砥柱。在這過去的8年里,我也從一個小小的技術員,走入了公司組織部。
我很幸運,能進入中鐵三局五公司,從一個農村丫頭變成這個大家庭中一員;我很幸運,在這個大家庭里,有那么多的良師益友伴我成長,教會了我堅強與獨立,更多的是付出和奉獻;我很幸運,我還很年輕,還有機會用我所學所能去回饋培育我的五公司。我很珍惜公司提供給我的每一次機會,每一個平臺,并將這種珍惜化做行動。10年、20年后的我們,一定會與今天不同!我將帶著感恩與五公司同行!未來的路,是披荊斬棘的路,是乘風破浪的路,但終究是“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之路,是“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之路!
晉公網安備 14010602060601號
Copyright By China Railway NO.3 GROUP Co.,LTD
晉公網安備 14010602060601號
地址:山西太原市迎澤大街269號
郵件:ztsj@crecg.com
電話:0351-8950000